定义与假设

寂寞是日常用语,指一个人心灵上的孤独感,但这里我们将其重新定义。

寂寞:指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有效行为后所产生的不适感。
有效行为:指能产生动脑频率情绪的行为。
动脑频率: 当人需要对一个显性的问题做出逻辑判断时,大脑皮质层对应区域会被激活,相关记忆会被调用。这样的状态我们形容为动脑,而它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,则是动脑频率。
情绪:当决策必然伴随预期,现实结果与预期的差异,会产生情绪。
修订:决策是情绪的前提,既人类展现出对动脑频率的需求最终是对情绪的需求。只不过因为在现实中,决策频率与情绪两者之间的行为现象主观上差异大,所以区分开进行讨论。本质上它们是串联的,且有动脑频率不一定产生情绪,但正性情绪一定以动脑频率为前提。

参考:

引用:

注释:因为最早该模型解释玩家为什么要玩游戏,通常情况下,人寂寞了就进行娱乐活动,所以该模型被称呼为寂寞模型。经过长期实践,无法找到更适合的词语去解释人类的动机本质,于是继续沿用“寂寞”词语


自建模型

基础假设

我们做基础假设:人总是趋于寂寞的,需要不断的寻找排解寂寞行为。行为解释在有效行为中。

论文参考

假设验证

设计实验:在一个无信息输入的环境中,提供生存物质,在没有奖励驱动的条件下,使实验对象(人)尽可能保持持久不决策

实验预期:时间越久,实验对象(人)越容易产生不适感。

隐含因素

不决策既表示没有动脑频率,也不会因为决策结果产生[情绪|情绪]。

一个人的认知面越广,能产生新组合的素材就越多,这个人就能坚持越久。(详见:自我排解寂寞的能力)

显性表现

认知面越广的人,越不容易引发寂寞现象。(因为单纯依靠大脑思考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排解寂寞)

反例

前扣带回损伤的患者,可以在床上睁眼静止躺着一整天,失去了行为驱动力。整个人进入类似于“贤者模式”,当询问时,会默认选择沉默,好言相劝下会稍微回复一两句,也不会显得不耐烦。

几个月后,情况好转,当回忆起时,会说:“我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”。


演绎

自我排解寂寞的能力

决策:通过对记忆中素材组装进行行为判定的过程.
自决策(脑补): 决策过程使用的信息当时没有来源于外界,而是纯粹的记忆内容.
它决策:决策过程使用的信息包含了当时的外界信息。

综上,认知面越广的人,记忆素材越多,在无外界信息输入的情况下,自决策时间越久,既自我排解寂寞能力越强。

/var/www/html/data/pages/寂寞模型.txt · 最后更改: 2018/06/13 06:09 由 john
Powered by PHP Driven by DokuWiki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Valid CSS Valid XHTML 1.0 Valid HTML5